作為可隨身攜帶的續航神器,充電寶已經成為手機用戶人手必備的電子產品了。注意細節的朋友可能有觀察到,充電寶上會標示兩個容量,一個是電池容量,一個是額定容量,這兩個到底有什么區別呢?我們選購充電寶的時候究竟該參考哪一個呢?
1.電池容量和額定容量的關系
電池容量,顧名思義就是充電寶中電芯的最大容量,單位為Ah(安培小時)或mAh(毫安小時)。額定容量,指的是由制造商標定的充電寶對用電設備實際輸出的電量,是實驗條件下測試出的充電寶在1A/2A/3A電流下輸出的保底容量,單位與電池容量相同。
有人就疑惑了,為什么同是10000mAh的充電寶,標示的額定容量卻不一樣呢?因為不同制造商測試用的電流不同,測試出來的額定容量也會不一樣。電流越大,能量損耗也就越大,相反轉換率就會低一點,額定容量也就少一點。
在這里,教授以綠聯PowerDot充電寶、第一衛充電寶和安可充電寶為例,具體說說是怎么分辨的。
綠聯PowerDot的電池容量為10000mAh,額定容量為6500mAh(TYP 5V 3A)。也就是說,這款充電寶在3A電流下測試出的可給手機實際輸出的保底容量為6500mAh,此時其電量轉換率為6500/10000*100%=65%。
再來看看第一衛和安可,同樣是10000mAh,第一衛的額定容量為6100mAh(5V 2.1A),而安可的額定容量僅為4000mAh,電量轉換率分別為61%和40%。
2. 影響電量轉換的因素
看到這里,大家肯定又有新的疑問了:前面明明說了電流越大,額定容量就會越少,那為什么綠聯的額定容量反而比第一衛和安可更高?還有剩下的其他能量都去哪里了呢?
其實,充電寶采用的電芯電壓為3.7V,而手機的標準輸入電壓為5V,給手機充電時就需要有個升壓的過程。從3.7V上升到5V,充電寶會產生較多的損耗,加上充電線的線損和手機發熱的損耗,總損耗可以占到充電寶標識容量的30-40%,最終會以熱量的形式散發出去。
了解了充電寶能量輸出的原理,應該就不難理解,綠聯充電寶的損耗是比第一衛和安可更低一些的,而這跟產品本身采用的方案是有關系的,比如電芯方案、自帶線用料、外殼材質等。
如綠聯PowerDot充電寶使用的是符合國標要求的聚合物鋰電池,自帶的Lightning充電線是經過了蘋果官方MFi認證的,充電不彈窗不發燙,內置的溫度感應探頭也可智能控制充電溫度,最大程度減少給手機充電時的損耗,從而提升充電寶的能量轉換率,額定電量自然就更高。
目前來看,充電寶行業的轉換率基本在60-70%這個區間(除去損耗部分),像綠聯(65%)和第一衛(61%)的轉換率都是在正常區間內,當然前者會更有優勢。
額定容量代表了充電寶實際可輸出的電量,所以我們在選購充電寶時最好是參考額定容量啦!你手中的充電寶額定容量是多少呢?